圖錄號: 2807
估價RMB: 180,000-300,000
成交價RMB: 253,000(含傭金)
林散之(1898~1989)?已刊及未刊自作詩稿一批
文稿?三十二張(部分正反兩頁)
約1965至1975年作
稿上圈畫編改痕跡頻密,以黑筆涂蓋,以紅筆圈出重點,又重作詩句整理順序等,林老還用黑色標出韻腳平仄,此諸修改痕跡將其創(chuàng)作脈絡過程無保留的展示出來。
林散之在《題畫贈唐大笠》一詩中提及愛徒唐大笠,林老愛惜其才華,不僅稱其為“唐生”,更愿共同努力而“好將筆墨寫荊關”,此句一語雙關,更引出唐氏好作山水的特點,加以鼓勵。唐大笠鉆研安徽九華諸山,日后果不復重望,自成一派,名錄書協(xié)會員。又言至江蘇鎮(zhèn)江同輩、書協(xié)同事李宗海、丁士清,丁李詩書兼工,又與林散之年齡相近,三人甚是投緣。丁士清好作山水,醉心清代京江畫派,亦好陸放翁,
林散之愛其畫作詩才,詩稿中僅《題丁老梅花》便有三種版本。林老還另贈詩于涇縣筆廠,稱其所制與湖筆可一爭高低,此作后收入安徽涇縣地方志。
此外,林散之詩作往往貼近生活,膾炙人口,又忠實地映射時代背景,尤以《無聊》和《漫興》二首為代表。該二詩講述1973年林散之時隔十年重返南京,索字之人絡繹不絕,不勝其煩。一年后的各種運動和政治風波,來者漸少,故喜作《漫興》。然“好景不長”,訪者復又增多。林老高壽,一生經(jīng)歷甚多,所作詩稿實不啻為一部現(xiàn)代“詩史”也。
LIN SANZHI POEM MANUSCRIPTS
Thirty-two pages
Dated circa 1965-1975
19×8.5cm(大多數(shù))
RMB: 180,000-300,000
作者簡介:林散之(1898~1989),原名霖,號散之,原籍安徽和縣,生于江蘇江浦縣烏江。三十歲后師從黃賓虹。現(xiàn)代書法大家,人稱“當代草圣”。曾任江蘇省國畫院畫師、南京市書畫院院長、中國書協(xié)名譽理事、江蘇省書協(xié)名譽主席。與高二適、胡小石、蕭嫻合稱“金陵四家”。
西泠拍賣網(wǎng)上刊載的所有內(nèi)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、圖片、聲音、錄像、圖表、標志、標識、廣告、商標、商號、域名、軟件、程序、版面設計、專欄目錄與名稱、內(nèi)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,均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》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、商標權、專利權及/或其它財產(chǎn)所有權法律的保護,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/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。
未經(jīng)西泠拍賣網(wǎng)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,任何人不得變更、發(fā)行、播送、轉載、復制、重制、改動、散布、表演、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(wǎng)的局部或全部的內(nèi)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(wǎng)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,否則以侵權論,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特別地,本網(wǎng)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, 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。除經(jīng)本網(wǎng)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、使用等目的外,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、修改、經(jīng)銷、轉儲、發(fā)表、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。否則,本網(wǎng)站將依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及相關法律追究經(jīng)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。
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(wǎng)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(yè)用途、非盈利、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(yè)、盈利、廣告性目的時,需征得西泠拍賣網(wǎng)及/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。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(guī)定,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(wǎng)及/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。